2022中医药青年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11月11-1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2中医药青年发展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换届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的8名杰青、26名优青、20名青年歧黄学者、15名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及10000余名全国青年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医药项目专员、青委会委员方子寒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立项资助情况,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了各指南方向部署情况、项目推荐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地域分布、经费占比、人员分布情况等多方面的特点,展示了“十三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下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和科研管理成效,并简要介绍了“十四五”期间的部署安排,同时结合项目申报过程中管理实践经验,提出重视项目申报质量,提升研究团队竞争力的建议,为相关单位和项目申报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医药项目专员、青委会委员 方子寒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科研处副处长、青委会副主委李耿在题为“面向2040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战略思考”的报告中,简要总结了当前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拉长时空视角,从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展望2040年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未来的三大命题:1.2040年的世界,还需要中医药护佑人类健康吗?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什么样的中医药?3.2040年的世界科技,能为中医药提供什么契机和工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描绘面向2040中医药发展的愿景;进而深入分析当下的问题和瓶颈,形成战略研判,凝炼关键技术问题;继而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分析实现愿景的技术路径,提出中长期中医药科技创新战略方向、关键技术和相关政策建议的思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科研处副处长、青委会副主委 李耿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青委会常委王伽伯教授针对多年来社会公众对中草药肝损伤不良反应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担忧,基于670余万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首次完成了中国大陆中草药和化学药肝损伤不良反应调查,阐明了我国药物性肝损伤不良反应的“人口谱”“药物谱”和“地域谱”。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草药在全部药物性肝损伤不良反应的占比仅为4.5%,表明中草药不是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恢复社会公众和学术界对中药安全性的信心和信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报告同时指出了未来中草药和化学药肝损伤风险防控研究的重点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青委会常委王伽伯教授
北中医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青委会委员闫占峰主任医师瞄准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局面,从临床视角探讨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应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讨论,坚持把握中医学自身的本质特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中以继承为先,合理使用现代的人类文明成果。近20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围绕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在临床探索上注重以中西对话,医工结合,学科疑难危重病为突破口。立足中医之本,打造中西医结合“医工产学研”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整合重大研究项目,坚持中医原创思维,充分学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力争在中医药理论、方法学、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和疗效提高。伴随着对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研究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必将大大增强国家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新药物、新疗法和新技术的开发。
中医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青委会委员闫占峰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青委会副主委曾芳教授以针灸学科为例,分析当前在针灸国际中面临的挑战,结合实例回顾了近五年针灸高质量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文献的发表概况,提出了中医药的科研创新要始终围绕中医药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巨大现实需求、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大时代使命,立足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发挥中医药疾病防治的三种作用,紧贴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通过现代中医药防治理论体系、诊疗体系、研究方法学体系和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构建,推动中医药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青委会副主委曾芳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青委会副主委王鹏教授围绕胰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展开研究,针对中西医各自的理论特点与优势,融合交叉。团队首先通过开展中医胰腺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明确了胰腺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确立了以“湿热蕴结”为核心病机、以“清热化湿”为治则的胰腺癌辨证施治诊疗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组学研究开展胰腺癌证候物质基础研究,证实“湿热证”重要生物学基础是肿瘤局部炎症/免疫抑制微环境,主要表现为两种分子亚型(TGF-β活化型和RAS活化型),并建立“湿热证”客观化“生物标记”SIRI指数(炎症反应指数),可用于指导评价胰腺癌治疗及预后。然后针对“湿热证”不同分子亚型,分类开展“清热化湿”类中药活性筛选,获得潜在有效治疗药物。整个研究体系体现了从传统理论出发,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实现中西两种治疗模式的互通融合,并最终实现临床转化,这为未来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有益提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青委会副主委王鹏教授